你的位置:新传宽频中国体育 > 新闻动态 > 现在商飞手里握着三百架飞机

新闻动态

现在商飞手里握着三百架飞机

2025-05-22 07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54

波音这回是真急了!

就在上礼拜,波音公司CEO凯利·奥特伯格突然对中国市场放狠话,说什么"如果中方不接收飞机,波音就停止为中国制造飞机"。这话音刚落,中国航空市场就传来三架波音客机被退回美国的消息,其中两架原本要给厦门航空的737MAX,还有一架是国航订的飞机,直接从舟山工厂掉头飞回西雅图。这事儿闹得,连印度航空和马来西亚航空都跑来凑热闹,说要接盘这些被退的飞机,可明眼人都知道,这两家加起来的订单量,连中国市场的零头都够不上。

要说这事儿的导火索,还得从美中贸易战说起。自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咱们这边也搞了对等反制。现在每架进口波音飞机得多交25%的关税,航空公司算算账发现不划算,干脆暂停接收新飞机。波音去年就亏了140亿美元,今年第一季度又亏了12亿,现在中国这个大客户一撒手,难怪CEO急得跳脚。不过话说回来,波音这波操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——既要吃中国的饭,还要砸中国的锅。他们可能忘了,现在的中国航空市场,早就不是二十年前那个"造不如买"的年代了。

记得当年运-10项目下马时,多少航空人憋着口气。如今看着C919在蓝天翱翔,C929的驾驶舱模型在珠海航展惊艳亮相,总算是扬眉吐气了。C919现在已经有40多架在飞,累计飞行小时破了两万大关,连美国供应商都承认,咱们自主研发的飞控系统可靠性超出预期。最近更猛的是C929,这架对标波音787的宽体客机,国产化率已经突破90%。机身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60%,比空客A350还高出7个百分点,机翼展弦比11,比波音787多出0.9,连驾驶舱玻璃都玩起了黑科技——纳米镀膜能让玻璃在零下60℃到100℃自动调光,还能把外界温度实时投射在飞行员视野边缘。

最解气的是发动机这块。当年运-10用的还是美国普惠的JT3D,现在C929要装的长江-2000发动机,推力达到35吨级,直接把波音787用的GEnx发动机(33吨)比下去。听说这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用的是定向凝固单晶技术,能在1700℃高温下稳如泰山。难怪商飞敢放出话来,说C929的航程能达到12000公里,从上海直飞布宜诺斯艾利斯都不在话下。现在国航、东航这些老牌航司,光C919订单就下了100多架,连海航都抢着要30架。反观波音,今年在中国市场只拿到30架订单,还不到空客的三分之一。

要说波音现在的处境,真是应了那句"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"。他们在华工厂去年产能直接腰斩,三条组装线停了两条,现在连造好的飞机都要拉回美国。最讽刺的是,波音CEO说要转售给印度和马来西亚,可这两家连飞机配置都搞不明白——因为被退的飞机都是按中国航司需求定制的,座椅间距、厨房布局甚至娱乐系统都是特别设计,印度航空要想接手,得把机舱重新拆个遍。这折腾下来,成本估计比买新飞机还贵。

现在看珠海航展上的C929模型,货舱容积比波音787多出15立方米,起落架用的是国产3D打印钛合金件,连经济舱座椅都暗藏玄机——座椅下的"太极缓冲系统"能把着陆冲击转化成三次谐波震动,灵感居然来自武当山古建筑的斗拱结构。这些细节说明,中国造飞机不再是简单模仿,而是开始输出自己的技术标准。就像C929总设计师说的:"我们要让大飞机成为文明对话的载体",机腹特意留了"丝路模块"空间,以后能改装成移动医疗舱或者科考平台。

波音可能还没意识到,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根本不是靠关税保护。看看商飞的供应商名单就知道了:成飞造机翼、沈飞搞起落架、中电科研发航电系统,全国22个省市1200家企业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。这种体系化能力,可不是靠威胁两句就能动摇的。再说市场,未来20年中国需要1250架宽体客机,价值3800亿美元,这块大蛋糕波音要是真舍得放弃,空客和商飞怕是做梦都要笑醒。

回头看看这二十年的变化,从运-10下马时的心酸,到C919首飞时的热泪,再到C929模型曝光时的自豪,中国航空人走了一条最难的自主创新之路。现在波音的威胁,反倒成了最好的试金石——它让我们看清,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、买不来、讨不来的。就像那架从舟山飞回西雅图的波音737MAX,它划过的轨迹,或许正是全球航空制造业格局巨变的分界线。

各位看官,你们觉得波音这番操作是破罐子破摔,还是留有后手?中国大飞机真要开启"ABC时代"(空客、波音、商飞)了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!